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内容信息页

浅论从产业化角度开拓黄梅戏品牌创新之路

发布时间:2016-07-30 14:35:50  点击::  来源:民建办公室  作者:管理员

浅论从产业化角度

开拓黄梅戏品牌创新之路

 

民建安庆市委会   陈斌

 

黄梅戏作为戏曲,是安庆、安徽乃至全国的璀璨文化品牌,唱腔淳朴流畅,风格抒情明快,表演质朴活泼,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黄梅戏经过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卓绝的创造,已从一个名不经传的民间小戏,一跃成为全国五大著名剧种。近年来黄梅戏与大众传媒的适应性和亲和力不断加强,黄梅戏影视剧创作风靡全国,但基本上我们是赚了吆喝不赚钱。戏曲具有双重特性:作为戏曲品牌,黄梅戏无疑已获重大成功;作为商业品牌,黄梅戏的巨大价值远没有实现。本文旨在从产业化角度探索黄梅戏的商业品牌创新。

一、  黄梅戏产业发展现状。

(一)专业黄梅戏剧团有价无市。渐渐失去了城市和农村青年观众,黄梅戏的艺术价值跌落为它的音乐优势和老年人自误节目,黄梅戏商业市场面临退化,这是市场危机的特征之一,专业黄梅戏剧团的演出捉襟见肘,靠政府补助维系。同时城市广场文化却生机勃勃,每当夜幕降临,安庆科技广场、市民广场、沿江堤岸等到处可见自娱自乐的黄梅戏演出,但这些演出不以商业为目的。

(二)黄梅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成效不明显。黄梅戏是安庆最大的名片,地方政府一直致力于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将文化与旅游、招商结合起来,已连续举办六届黄梅戏艺术节,极大地扩大了安庆影响,但不容忽视的是,对经济的促进、旅游的带动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黄梅戏发展后继乏力。安庆作为黄梅戏之乡创作委缩,名作难觅,再也创不出像《女附马》、《打猪草》、《天仙配》这样的好剧本;编剧等专业人才奇缺,近年来由于市场不景气,导演、舞美等人才外流,基本上靠高薪外聘;艺术内容陈旧,本土唱腔没落,淡化了生活气息和泥土的芳香,丢掉了特色;地方在投入引导上重演出轻创作,两者投入极不相称,没有了好作品,黄梅戏产业就会成为强弩之末。

(四)黄梅戏产业层次低。作为成熟的文化产业,其应具有核心优势:拥有永不枯竭原创力;拥有优异的适应性和演出能力;拥有强大的媒体、作家群、出版群和资源的整合力;拥有专业的国内市场发行与商业运营团队;拥有强大的文化产业集群。无论从哪方面,安庆黄梅戏作为商品其产业化很不成熟。我们的文化下基层演出,也是政府出钱,不是靠商业演出获得收入。黄梅戏演出产业化不够,创作也随之难以产业化,有作品难寻市场。

 二、黄梅戏产业品牌创新的对策探讨

(一)注重黄梅自身旅游资源的开发。过去,我们强调更多的是戏曲搭台、经济唱戏,而忽略了黄梅戏自身的旅游资源的价值。黄梅戏作为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但要善加开发和引导,到过桂林的朋友都要看一下《印象刘三姐》,它让广西阳朔GDP拉高了2个点,这部演出能如此成功,除了创新外,很大程度上得意于“刘三姐对歌”早已唱响大江南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黄梅戏不管从艺术成就还是从艺术魅力上都超过了当地民歌,具有无限的潜力待开发。

(二)致力于黄梅戏特色品牌建设。当今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一流企业卖品牌;二流企业卖服务;三流企业卖产品。要把戏曲产业建成国民经济的支柱,必须依托优势文化资源,鼓励文化创新,强化品牌意识,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在国际、国内都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品牌,以名牌来提升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力。要进一步进行品牌细分,抓住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大活动、重要任务、重点产品和服务,加大政策扶持,打造一批知名的黄梅戏特色名品,比如企业的品牌,节庆品牌,剧目品牌、演艺品牌等,这些名牌聚集到一起就是产业集群,极大地发挥核心竞争力。

(三)实行差异化品牌发展策略。我国民族众多,文化各具特色,各地独具特色的资源禀赋为区域文化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在品牌创建中,要打造和维护好特色,切不可简单的抄袭、模仿,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差异化,越是特色化。现代文化多元发展,从总体上看,戏曲市场呈现萎缩的趋势,我们不能拿黄梅戏与网络文化、电影电视媒体等去竞争,我们要找到黄梅戏的差异在于:黄梅戏扎根于农村,群众基础深厚、区域特色浓郁、唱腔优美、灵动鲜活、贴近平民、富有感染力。把这一差异进一步挖掘,实现文化与科技、旅游、会展、商贸、休闲等有机配合,让人感到到安徽就要实地体验一下黄梅戏,把差异做成优势,就形成了我们自身的软实力。

(四)加强黄梅戏与其它文化协调发展。任何文化产业自身都有局限性,加强黄梅戏与其它产业的交流和合作,是提升黄梅戏产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安庆除了黄梅戏外,还是禅宗文化、古皖桐枞文化,域内旅游景点众多,要加强规划引导,主动将黄梅戏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区域发展总体框架中,整合区域内优势资源,形成合力,使区域内各项政策、资源、人才优势能够为黄梅戏所用,黄梅戏也能为其它产业做出贡献。黄梅戏与其它产业最好的结合点是旅游,这些资源都可以通过旅游大平台来整合,但目前我市旅游市场的整合力度不足,旅游经济还没有发挥优势,这也是我们黄梅戏产业化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致力于提升黄梅戏品牌内涵。一是突出产品营销,把产化作为黄梅戏发展的主攻方向,改变叫好不叫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极不平衡的状态,如每届黄梅戏能否集中力量推出一个力作?要摒弃简单笼统的宣传,不要把黄梅戏当作廉价的东西到处送、到处演,这样做的结果是黄梅戏成了大众文化,没有了神秘感和吸引力,还有谁愿意花钱看?二是加强原创力,要创出具有时代气息、题材新颖、体现生活气息、兼有黄梅戏风味的新作品,像《打猪草》《戏说牡丹》等这样的作品才能让人传唱和回味。产品创新是品牌创新的基础,人才是产品创新的关键,当前要加大对创作人才的培训力度,让创作和表演两条腿平衡走路;三是为黄梅戏表演注入新元素。乡土文化黄梅剧,一直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不断吸收其它剧种的精华,才有现在的成就。当前黄梅戏有一种固步自封的倾向:曲种和形式单一,演来演去几个老节目,没有新鲜感,老是演员台上演,台下听众听,演员与听众缺乏互动。所以要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必须编些新颖通俗的黄梅段子,雅俗共赏,不拘形式,多加一些生动的小插曲,让听众更多的参与进来,博得大家一笑,听戏本身就是图个快乐,听众满意度提高了,就会提高品牌效应。

(六)创新黄梅戏核心盈利模式。现在黄梅戏演出及影视剧收益式微,很重要的方面是选择商业模式不优、融入市场方式陈旧。黄梅戏发源于乡土,适宜与观众面对面交流,安庆及周过地区是黄梅戏丰厚的戏曲土壤和强大的营养源,离开了这块土地,黄梅戏很难自如伸展拳脚。设计核心赢利模式是产业化中的重中之重,否则光靠政府投入,只能是公益宣传而不是产业化。找到了有效灵活的商业模式,企业就拥有了可能成功的条件。市场需求日益多元,资源取得成本更高,企业成功模式必须超脱基本形式,创出更具差异化的商业理念,主动制变,整合概念,运用高层次价值观营销,来创造和传递客户价值和公司价值。有创意的经营模式应具有专业化、标准化、极简化的特征。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张艺谋的印象系列创新值得我们借鉴,我们也可以打造《印象天仙配》等,但不能简单克隆,安庆旅游包括天柱山都没有真正火起来,没有人流量,这类的演出收益不会很大。能不能换一下思维,把这样的项目放到黄山脚下,让“黄山”、“黄梅戏”这两大安徽名片联合来、让安庆和徽州文化结合来,有效利用黄山的人气和游客夜晚无聊的时间,是不是更能互补、更有创意?

(七)致力于打造一批核心的黄梅戏文化龙头企业。黄梅戏产业要真正做强,就必须走文化产业集群之路,产业集群的骨干是核心龙头企业,核心龙头企业具有资本和技术优势,能够聚集各种要素,优化组合各种资源,把黄梅戏特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政府只起引导和支持、规划作用,产业化运作要靠龙头企业来有效带动。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建国会安庆市委员会 2005-2016  皖公网安备 34080202000390号 皖ICP备20000392号-1

地址:安庆市东部新城综合写字楼辅一楼四楼东  邮编:246003

电话:0556-8793605 8793602  邮箱: aqmzjgh@126.com  QQ: 139055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