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建概况 >>  民建简介

在党的指引下前进 在民建的培养下成长

发布时间:2016-08-03 10:35:29 浏览量: 来源:民建办公室 作者:管理员
在党的指引下前进 在民建的培养下成长 
  


沈翰卿  
   
   1952年10月,我光荣地加入了民建。加入民主党派,对我来说是思想上的一个巨大转变。因为几十年的生活经历,形成了我“君子不朋不党”的生活信条。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帮助和教育,使我的生活信条和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我于1903年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商贾之家。3岁那年,我随父母迁居南昌。16岁就缀学进父亲开的沈开泰杂货店学陡。两年后,沈开泰批发零售业务增大,我征得父亲的同意,在南昌市德胜门(今胜利路前进商场)新开一家沈三阳商店,自任经理,走上了经商之路。十几年后,我父亲年老体弱,精力不济。将两店的业务重担全都搁在我肩上。又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企业业务蒸蒸日上,在南昌商界声誉鹊起。但好景不长,1937年,日寇铁蹄踏进中国大门,中华民族惨遭蹂躏。1939年春,日寇侵占江西后,先后将我在南昌、吉安等地的财物洗劫一空。苦难中的我日夜盼望民族独立、祖国强盛之日早日来临。 
  抗战胜利后,我立即恢复了沈三阳和沈开泰的零售和批发业务。当时我不愿过问政治,只知道办实业。认为办好实业,可为祖国的富强出一份力。我虽不愿过问政治,但政治还是找上了我。1948年春,省商会常委汪广有、同业公会会长郑国筠和市商会的游文卿等人几次三番找我,游说我竞选省参议员。他们对我说,只要我请20桌酒,此事就可办成。而我总是婉言拒绝。我始终抱定“君子不朋不党”的生活信条,不愿参与政治,尤其是不愿参与国民党的政治。几十年的生活经历,使我对国民党腐败、无能的本质深感痛恶,根本上愿与之同流合污。由于我不参与政治,不接近官僚,常常受到官僚资本的挤压,加上当时国民党政府大肆搜刮民脂民膏,黑社会也不断敲诈勒索,我整日提心吊胆,坐卧不安,不知所措。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南昌城里谣言四起,一些资本家携眷挟财外逃。我想,逃出国门,必然要受到洋人歧视,留下不走,又怕共产党没收财产。走也难,留也难,后来我寻思到:共产党也许会允许私人开店,政府总会给我一条出路、一碗饭吃,即使让我摆个茶叶摊子,也还可以养家糊口。经过反复商量,我决定留下不走了。 
  南昌解放后,军管会公布了没收官僚资本的办法,民族工商业者的财产不公没有被没收,还受到人民政府保护。我心头的石头终于落地。1949年12月,南昌市工商联筹备委员会成立,我被推选为筹委会的委员。我心里比较矛盾,很少参加社会活动,出头露面的事都委托别人办理。便如果不参加工商联的工作,又怕得罪人民政府。后来,看到工商联筹委会大力宣传党的有关方针政策,组织工商界人士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党和政府大力支持我们发展生产,帮助我们改善劳资关系。我对共产党、人民政府和工商联组织有了正确的认识,感情上由害怕转向亲近。我不仅响应号召精心经营自己的企业,而且积极报缴纳税款,主动参加学习和社会活动,成了工商界人士中的骨干分子。在1952年初的“五反”运动中,我的4个企业第一批被宣布为守法户,受到党政有关领导的表扬。“五反”运动后,党政有关部门更加注意了对我的培养教育工作。1952年10月,南昌市工商联成立,我担任了市工商联监察委员会主任委员。与此同时,在我主动申请下,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我的4个企业全部走上了公私合营道路。我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其他工商业界同仁走公私合营道路。在这期间,民建组织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一直未间断。从北京一煌民建会员胡振之先生,对我非常关心,经常和我谈论民建,并指出民建可以不断帮助我进步。在市工商联担任领导职务的民建会员潘式言同志,也经常找我谈心,谈生活、谈生产、谈思想,谈得更多的是民主建国会。经过多次交谈,我对民建的性质、任务、地位和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我认识到民建会是由民族工商业者和平共处有关知识分子组成的、有关爱国革命光荣传统、拥护和接受共产党领导、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民主党派组织。在这个组织里,我会进步得更快,也能有所作为。我彻底改变了过去不参与政治、不参加任何党派的观念,主动申请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 
  加入民建后,我积极参加民建的组织生活和各种活动,学习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法令,学习社会发展简史,完成民建组织交办的任务,在工商界人士中起了一定的带头作用。这完全是党和政府、民建组织对我培养和教育的结果。我的企业公私合营后,我被任命为公私合营南昌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经理。1957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又任命我为省食品公司经理。1959年起连续四届当选为省人民代表,1958年还当选为南昌市政府副市长。中共士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先后担任了全国政协五、六届委员会委员,政协江西省第五、第六届委员会副主席,民建江西省第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三、第四届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等职。在参政议政的舞台上,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回顾我所走过的路程,特别是我解放前后两种世界观的转变,我深切体会到,我前进的每一步,都倾注着党和政府的培育之情,都记载着民建组织的关怀和帮助。党的恩情我没齿难忘,民建的教诲我铭记心间。此生我要不遗余力地为党和人民、为民建组织多作贡献。 

 

上一篇:民建的情理法

下一篇:风雨同舟五十年

Copyright © 2012-2024 中国民主建国会安庆市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
备案号:皖ICP备20000392号-1 皖公网安备 34080202000390号 投稿邮箱 aqmzjgh#126.com(投稿时请将#替换成@)
安庆市东部新城综合写字楼辅一楼四楼东 电话:0556-8793605 8793602 技术支持:光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