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内容信息页

提案:让职业教育更接地气 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01-10 15:53:13  点击::  来源:民建办公室  作者:周玲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职业教育肩负了培养多元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其中一个最鲜明的特征是全方位服务“三农”。目前,职业教育关注得更多的是城市发展和现代化步伐,职业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与农村发展的需求并不完全相符。要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三农”水平,政府需着力发挥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培训等社会服务方面的优势和特点,让职业教育接地气,助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本地乡村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一、着力培养高素质农村适用型人才,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

1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拓展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专业。学校要突出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克服专业设置靶向性不强的短板,提高技能型人才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围绕服务“三农”水平,开设畜牧专业、兽医专业、果蔬花卉专业、养殖种植专业、农业农村管理专业等;围绕促进扶贫电商平台建设,开设电商销售专业、网络营销专业等,重点打造“互联网+精准帮扶+农产品外销"模式,积极推进乡土品牌营销策划和互联网线上推广;围绕乡村旅游业发展,开设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专业、旅游专业、导游专业等,弘扬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古村落、古建筑、古物、技艺,增强职教毕业生对乡土文化的价值认同和自信,掌握服务农村的专业本领。

2.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学校可根据技能专业需要,突破围墙、年龄、学习形式等局限,把黑板、讲台和老师转移到广大田间地头去,实现教学内容与农业产业标准无缝对接。组织师生常态化开展“下乡调研”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挖掘和宣传乡土文化,推动实习实践与农村产业发展有效结合,培养具有“热爱三农、服务三农”、具备“知农事、会核算、善管理”基本知识和职业能力的人才。

二、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整体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1.结合乡村经济发展要求和农民自身技能需求,精准施训。尊重农民意愿、紧贴务农实际,开发应用型培训项目,多层次、全方位就地培养爱农村、懂农业、精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或新型农业职业者。比如,农业物联网、农产品营销、车工钳工、汽车应用与维修等专业培训能满足男性农民工的技能需求;康养、家政、育婴护理、酒店服务等专业培训受到农村妇女或者陪读妇女的青睐;抖音营销培训、烹饪师培训、民宿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深受依托乡村旅游业增收的村民的欢迎。

二是结合互联网+线下混合式教学,就地施训。课程开设内容要丰富,既要有理论知识讲授,同时要有上机实践操作,采用互联网+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既有线下集训、又有线上交流学习。培训重心要下沉,在乡镇政府所在地、行政村村委会、村办企业等地采用设立流动课堂,授课到村、指导到户、培训到人,贴近、方便农民,真正把知识和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实实在在送到农民心坎上,让广大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参加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掌握职业技能、丰富专业知识,提升职业素养、增加家庭收入,促进乡村经济健康和谐发展。

三、加大对职业学校农村毕业生扶持力度,激活内生动力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留得住“人才”。政府不仅要培养合格的职教学生,还要能留住愿意服务农村地区的本土人才,在吸纳、鼓励毕业生回村就业创业等方面,出台相关选人用人政策,建立乡村人才培养和使用的长效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政府可出台相关“用人、留人”政策,降低本土人才录用门槛,打通在招聘考试、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等方面的通道,在岗位设置、用人编制、人才录用等方面向职教毕业生倾向。对于愿意回本土参加乡镇公务员考试、村干选用等选聘招考的职业毕业生,予以政策优待,储备成为村级后备干部;对于愿意回到农业生产主体就业、当地企业务工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可享受创业就业培川、农技岗位培训等优惠政策,培养成为“岗位能手”;对于愿意回村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可发放职教毕业生创业启动基金,出台相应的信贷政策和融资政策,给予资金支持扶持创业主体,培养成为“企业带头人”。在部门表彰、劳模评选等工作中要予以倾斜,努力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有明显优势,让广大毕业生在干事创业中有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让职业教育“香起来”“热起来”,让更多职教青年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2.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推进产教融合,让职业教育更接企业的地气。深化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推进当地园区企业与职业学校深度合作,改进合作方式,企业向学校提供人才订单需求,为职教学生提供优质实习平台,“招生即招工”;学校要把准企业需求点,不断完善产教融合学科专业体系,打造“品牌企业冠名班”,“入班即上班”,为落户本土的企业培养技能好、素质高的企业员工,实现校企互助双赢。探索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合作新模式,通过招工与招生的合作项目创新开展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制定中高职毕业生落户本地园区住房、提高经济待遇等优惠政策,吸纳更多学生留在园区、留在家乡,激励学生为农村经济发展、美好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四、加大职业学校建设力度,优化发展环境

1.逐步改善县城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市级层面要制定建设规划,对区县中职学校安排专项建设经费,增加中职学校的硬件建设投入,用于更新教学实操设施设备,适应新时代课程教学需要,提升办学水平,优化办学环境。

2.持续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双师型教师标准,完善教师招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标准,按照职业学校生师比例和结构要求配齐专业教师。一要扩大“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丰富“1+X”技能等级证书的内涵,二要推进公办职校用人机制改革,推动学校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校企互聘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促进公办学校强化对校外专技人员的灵活管理和使用,满足专业课教学需要,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专业技能培训实效。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建国会安庆市委员会 2005-2016  皖公网安备 34080202000390号 皖ICP备20000392号-1

地址:安庆市东部新城综合写字楼辅一楼四楼东  邮编:246003

电话:0556-8793605 8793602  邮箱: aqmzjgh@126.com  QQ: 139055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