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建国会简史(上)
发布时间:2016-08-01 09:35:31 浏览量:次 来源:民建办公室 作者:管理员
中国民主建国会是主要由经济界人士和其他专家学者组成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总格局中的参政党,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成单位。民建于1945年在重庆成立,迄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光荣历史。半个多世纪以来,团结、联系经济界和有关知识界人士,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一)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面临光明与黑暗两种前途。民族工商业者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摧残下,已濒于破产境地。为团结自救,争取光明前途,一部分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和与其有联系的文教界知识分子,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联合起来成立了民主建国会这一政治组织。民建成立大会于1945年12月16日在重庆白象街西南实业大厦召开,主要发起人有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复亮、孙起孟等。其政治纲领的核心是要求民主和建设,集中反映了我国爱国工商业者和知识分子反对独裁统治,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政治要求。这一政治主张与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完全一致,同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主张相呼应,表明了民建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爱国、革命、进步的性质。民建的诞生,是我国爱国工商业者和知识分子争取光明前途作出的历史抉择。 民建成立后,积极投身于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爱国民主运动。为促使旧政协会议成功,民建积极提供意见并多次举行报告演讲会,宣传动员社会舆论支持,有力地配合了中共在旧政协会议上的斗争。在"校场口"、"沧白堂"、"下关"等事件中,与国民党反动势力开展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揭露其扼杀民主运动、坚持独裁内战的阴谋,以促进民众觉醒。积极参加国统区"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等政治斗争,声援配合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解放前夕,民建又通过多种渠道,以各种方式向广大群众、特别是工商界介绍解放战争形势,介绍解放区情况,宣传解释中共经济政策,安定人心,为迎接解放和建立新中国作出了贡献。 1948年响应中共"五一号召",是民建前进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民建确立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路线。民建确认并接受中共的领导,有其认识发展的形成过程,是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所决定的。 首先,民建是一个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要社会基础的政党。由于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软弱,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既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前者是其区别于官僚资产阶级成为革命同盟军的客观依据,后者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成为革命的领导力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实现自身的政治目标。 其次,尖锐的政治斗争,使民建逐渐认识到国民党的专制统治不可能建立自由民主富强的国家,而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振兴中华希望所在,只有依靠中国共产党才能建立和平、民主、富强的新中国。正是基于共同的政治斗争需要,各民主党派和各界进步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结成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与中共密切合作,互相声援配合,共同并肩战斗。这种局面的形成,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后,民建参加各民主党派《反对北大西洋公约联合声明》的署名,特别是针对美国国务院关于美中关系白皮书,发表《加强内部团结和警惕,答告美帝好梦做不成》的声明,表明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终于懂得了只有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新民主主义之路,才是自己唯一的光明前途。这一《声明》,也是民建对成立以来政治活动、政治立场的总结,昭告世人自己所选择的政治道路和政治前途。毛泽东同志对这一声明给予了高度赞扬和肯定:"民建发言人对白皮书的声明写得极好,这对于民族资产阶级的教育作用当是极大的。民建这类文件(生动的积极的有原则的有前途的有希望的),当使民建建立自己的主动性,而这种主动性是一个政党必不可少的"。(二) 建国前后,民建积极参加了新政协的筹备和《共同纲领》的制定,并把《共同纲领》作为民建的政治纲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教育、推动会员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与时俱进。 民建积极宣传中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贯彻《共同纲领》,参加政权建设,参与政协协商,教育推动会员进行自我改造,带动工商界人士爱国守法、依法纳税、支援国家建设,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争取财政状况根本好转,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在参加土改、镇反、抗美援朝、三五反运动中,高举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旗帜,作出了突出贡献。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后,为了推动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对工商业者进行团结、教育、改造的任务,民建积极组织会员及其所联系的工商业者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帮助他们在思想上适应所有制变革的要求,在行动上配合政府经过国家资本主义途径,比较顺利地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在这一过程中,民建组织发挥了"一教育、二代表"的特殊的历史作用。一方面,教育会员和所联系的工商业者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工商业者会员成为工商界骨干分子,发挥带头、模范、桥梁作用;另一方面,切实代表和反映民族工商业者的合法利益和要求,协助中共和政府制定和贯彻对工商业者的政策,尽了自己的光荣历史责任。由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政策,以及广大爱国工商业者和进步分子的积极配合,我国顺利完成了对资改造任务。在对资改造过程中,由于对社会主义认识上的不完善,也出现了一些缺点和失误,但整体上可称为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最光辉的胜利之一。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将要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由于指导方针上"左"的错误,导致了反右斗争扩大化,直至发生了"十年动乱"。这个时期,民建与工商联协作,帮助会员和所联系群众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共的方针政策,推动会员进行自我教育,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提高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觉悟,收到积极效果。民建"一大"和一届二中全会就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问题开展辩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毛泽东同志对民建的自我教育给予高度评价。民建"二大"采取"神仙会"的方式,贯彻"三自"、"三不"方针开展讨论,对当时我国工商业者所处的地位、工商业者与党的关系、工商业者应有的权利与义务等问题取得共识,使会员进一步坚定了跟着中国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经过自我教育,逐步形成了"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行动纲领。 在十年动乱中,民建被迫停止活动。在非常困难的时候,广大会员仍然坚信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与共产党一道经受了严峻的政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