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提案

应四措并举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增量提质

发布时间:2016-07-30 14:57:00 浏览量: 来源:民建办公室 作者:管理员

应四措并举助推

生态文明建设增量提质

                                                           (本文被中共安庆市委、市政府“要情专报”采用并上报中共安徽省委)

近年来,全市各地均在创建“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县(市)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考核办法和奖励措施,实施了生态城镇、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和城乡饮用水安全等重点工程,使全市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人为破坏自然资源现象依然存在。山区县茯苓、天麻等传统耗材产业对森林资源破坏严重。河道采砂采石、湖泊人工养殖、捕鱼、工业污水、生产生活垃圾对水资源及水生态破坏严重。矿山开采、圈山运动、25度及以上坡地开发造成大量水土流失。

二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客观存在。我市经济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大力发展工业必然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要确保生态环境不受影响,只能放弃消耗资源多、产生污染大的传统产业,在项目引进时就要提高环境准入门槛,短期内又会影响经济发展。

三是投入不足问题仍无有效解决途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由于各级政府财政财力有限,支出较小。生态建设投入大、见效慢,很难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

四是环境监管能力依然薄弱。生态文明建设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仅靠单个或几个部门推动难度很大,环保等部门监管设施设落后,缺乏信息化技术支撑手段,生态环境难以监控到位。

二、四点建议

一是广泛宣传严格考核,营造“生态立市”氛围。进一步强化“生态立市”战略,充分利用户外固定广告、电视广播音视频栏目、微信微博新媒体和小区宣传栏等全媒体形式,广泛宣传,让人民群众全面了解,形成共识,积极参与。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考核机制实行厅(县)干和成员单位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挂钩考核。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不同,探索设立不同的考核目标,对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等重要生态保护区所在乡镇实施差异化考核。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社会年度目标考核中的权,在各级评优创先活动中继续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

二是以环境整治为抓手,持续开展城乡文明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城乡生活垃圾转型处理工作,建立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目标。加快乡(镇)所在地及中心村庄污水管网建设,在农村开展“四清”、“四改”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加大农村河道综合治理力度,安排固定的保洁人员,及时清除河道垃圾,打造“水清、岸绿、流畅”的村庄水环境。加快国省道、旅游景区房屋整治工作,重点抓好主要干道、公园小区的绿化,提高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县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要达到 12 平方米以上。

三是加快生态产业发展,增强生态文明发展后劲。大力发展生态工业。通过产业培育,引进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电子商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和动漫(画)制作、影视拍摄等文化产业。要从资金、土地、科技等方面给予发展低碳、环保、绿色等产业重点支持,提高全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绿色无公害基地建设,做大做强茶、桑、菜、药产业,大力推广使用农家肥和有机肥,加大对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推广力度,提高市场竟争力。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将现有景区做精、做细并继续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同时用景区理念建设风情小镇和美好乡村。

四是加大投入,创新多元化保障机制。生态文明建设,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仅靠政府的投入远远不够,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在不改变资金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整合农业、林业、环保、国土、水利、扶贫等目资金,统筹安排重点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参与,运用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机制,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不断拓宽投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信贷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民建安庆市宜秀区委  王国俊

Copyright © 2012-2024 中国民主建国会安庆市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
备案号:皖ICP备20000392号-1 皖公网安备 34080202000390号 投稿邮箱 aqmzjgh#126.com(投稿时请将#替换成@)
安庆市东部新城综合写字楼辅一楼四楼东 电话:0556-8793605 8793602 技术支持:光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