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山就在我老家杨桥镇附近,但我直到今年十月,才有幸走近她。古历重阳那天,市
广播电视报与国际旅行社联手打造的“孝心行动”,让我与百位老人一起登高赏节;后来不
久,我又随市民建会老龄委一行再次登山,并做全程游缆,祢补了上次半途而退的遗憾。?xml:namespace>
虽说小龙山最高不过海拔515米,然而到处可见陡崖峭壁和深谷,山势并不平坦。好在上山之道皆筑有宽长的麻石,陡峭处还设有护栏扶梯。但不知何故,也有该未设而未扶栏的地方。我暗自猜想,这莫不是检验我们这群古稀之人的体力与意志,抑或是让年轻一代锻炼毅力与信心。想着想着,就忽见一群靓男丽女后来居上,三步并作两步地攀越台阶,高喊 “啊! 无限风光在险峰"。
年青人的矫健与欢快令我们感叹岁月易失,青春不再。但我们也不示弱,相互扶携地坚持向上,向上。每到一处高坡或景点,便稍作休息,一边观赏丛林中霜降后的各色树叶和野果,一边品味沿途各路景点。从上午十点到午时三刻,我们才陆续抵达山顶。农家饭店员工体恤老朽,服务格外周到,提供的午餐皆为货真价实绿色环保食品,令人倍感温馨快慰。饭后,一行翁 不觉劳累,又迫不及待地继续钻洞,越涧,攀崖,最终全都登上了主峰之巅。但见两块宽而高的巨石耸立云端,稍小的那块上面刻有“天上人间”四个大字,鲜红醒目。仰望天幕,白云悠悠,俯视谷底,湖水茫茫,让人顿觉真的身临仙镜了。
真是不玩不知道,一玩才知美和妙。小龙山的美在于群峰耸峙,峻峭峥嵘,素以奇峰,怪石,幽洞,秀谷,玉兰等五绝闻名于世。山虽不高但却鬼斧神功,幻化出众多的自然景点。现已开发的即有“狮回首”,“吟风亭”,“鲤跃龙门”,“罗汉赐福”,“龙头晓日”,“神猿问天”,“聚仙迷宫”,“万鹿洞天”,“天上人间“等多处。
小龙山的妙就妙在“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那“神猿问天”,传说为织女下凡爱牛郎,王母娘娘派天兵捉拿。山上百兽奋勇相救,最先拽住织女的灵猿遭王母娘掌击,那神猿便日渐幻化成石,背部至今留下王母娘的鲜红指印。那化石的姿态,恰似神猿问天:“我有何罪?”
山谷中的一汪碧池,传说是织女下凡沐浴,被牛郎撞见。牛郎急躲石后,待织女穿好衣裳后,方出面道歉,织女爱其忠厚老实而定情。后人便造“碧莲鹊桥”,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小龙山长有全国罕见的万株白兰树,传说织女被押回天庭时挣断项链珍珠洒落而幻化。每年二月龙抬头之日,各路神仙都要在“聚仙迷宫”中举办一年一度的玉兰花会。众多的神化故事,使小龙山仙气灵动,造化神奇,游客怎能不为之迷恋和感悟?
除了神话传说,小龙山还曾演绎过不少人文故事。“状元书屋”说是明末刘若宰和清嘉庆年间龙汝泉两状元幼时刻苦攻读之处。家乡父老对此山洞勒石命名,并建石桌石凳,以励后学。“鲤跃龙门”说的是龙山凤水三进士之一的许鲤跃曾登此山,夜宿吟风亭,经白发仙翁指点,晨起踏露破雾穿越两巨石对峙的龙门而金榜题名。这些典故,让人想到龙山凤水地杰人灵,禅宗文化和桐城文化孕育出众多名人,古有“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近有大书法家邓石如;今有邓的六世孙中国两弹元勋邓稼仙。著名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的生命之根,也深深的扎在小龙山边的罗岭镇......
小龙山还在继续开发,人们看见到处还在大兴土木。开发商慧眼识珠,敢为人先地抢领这块宝地,开辟天意谷拓展业务,建起全国最大设备最全的户外培训基地,成为“国际培训联合会会员单位”。培训项目智体兼备,文武双全,学科多样。难怪小龙山旅游国庆开业之日,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都来亲临祝贺,全力支持将小龙山,天意谷,菜籽湖,龙泉寺连成一片,溶美景与奇情于一体,成为吸引世人的情缘福地。
美哉,小龙山。安庆处处好山水,做为安庆人,我们感到无比的荣光和骄傲!
何长德
安庆花亭南村6栋202室